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新闻公告  通知公告

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建设方案

时间:2019-12-26作者:编辑:审核:阅读:1049

本次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建设,依托学校将军路校区数据中心机房的基础环境。2015年已建成的将军路校区数据中心机房总面积约580平米,该机房划分为核心机房、高性能计算中心、电子资源机房、托管机房、一卡通机房、接入机房等区域。

学校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
第一,在处理器选型时,应优先选择单芯片处理能力强、规格相对较高的处理器,高规格的处理器一般意味着更高的主频、更大的缓存、更高的QPI带宽、更高的内存带宽,可以大大提高计算密集型并行计算的处理速度。因此,计算节点至少配置Intel Xeon 2680V4系列CPU

第二,航空宇航学院、能源与动力学院、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涉及到的部分软件已支持在GPU上运行,且在GPU上加速效果明显优于单独CPU计算。因此,集群需要专门配置GPU计算节点;

第三,由于高性能计算软件大多支持并行,软件运行时,各个CPU之间的通讯量非常惊人,且对通讯设备的性能要求非常高。因此,需要配置高速的100Gb/s网络;

第四,建设学校级别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,涉及到的计算节点数量较大,大量计算节点同时访问存储,将会产生IO瓶颈。因此,需要配置具备高IO特点的并行存储系统;

第五,作为校级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,用户较多,运维管理复杂,需要专门配置一套集群管理调度系统,实现集群的有效管理、监控和作业调度。此外,配置在线运维服务系统,集群运维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为所有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的HPC服务。

综合上述的需求特点,建设一套完整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。系统包含计算子系统、网络子系统、存储子系统、管理/登录节点和集群基础软件子系统。同时,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提供的技术支撑,需保障高性能计算集群稳定高效运行。

分享: